在踩坑与避坑中······
1 关于联通套餐以及更改
由于父母长辈对智能手机使用场景除与子女视频联系外,大部分使用场景为刷小视频,对数据流量依赖性很大,而现如今手机套餐免流虽然涵盖市面大部分小视频应用,但是里面的免流条款或多或少都有些限制。还有一些不可预知因素导致他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额外的流量,中国联通目前超出流量上限为70元,根据亲身经历追回时长涵盖一年半,但是只能以话费形式返还。
追回过程:先通过10010一层层进行反馈,直至联通总部10015,到这一步大概率会有人联系你去解决问题,这期间会耗费一周左右,每次反馈客服都会说48小时内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可通过工信部渠道进行反馈。
中国联通的套餐更改在网上操作也是有重重阻碍,说需要去营业厅办理。当你不在父母长辈身边同时有相应需求时,就会很难受。
电信无忧卡不错。
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两件事
一件是在拉联通宽带时上面有一个活动,会送一张100元终端购买优惠券,但是条件是在宽带办理成功后的下个月发送到账户上,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有时效性,可能本月就结束了,然后下个月就查不到了(联系客服就会和你这样扯皮)。我的经历是当时以为事情简简单单,天真以为他们有契约精神,按照他们当初制定的规则执行,到后期和客服扯皮,他们不承认有这个活动。由于当时没有截图,自己这边举证也很困难,但好在他们还有其他活动,同样包含送券内容,于是投诉到工信部。前前后后也历时一周左右问题才得到解决。
另一件是在小米商城购买的米家IH智能料理锅附送了一个小米插排,料理锅在半年内修了四次仍没修好,客服给我申请了退款申请,并说申请成功后会再电话联系我邮寄插排,可是过了一天他们直接给我退了扣除插排钱的退款,默认我购买了插排,再也不说这件事了。
果然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不管是花费时间去周旋解决,还是破坏人的心情。以后办理与你日常息息相关的业务或是重要的业务,要当面询问清楚并拍照留存备份,防止后期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对质。
购买商品时当碰到有赠品时,在付款前与商家确认好,产品出现问题在进行退换时赠品怎么处理,拆封使用是否有影响,同样保存聊天截图。不然后期除了问题赠品就不是赠品,而是需要购买的商品了。——小米事件后续,确认退不了,给了个50的优惠券,心情复杂。
以后在小米也就本行手机靠谱,其他衍生孵化产品能不碰就不碰,第一次出问题时询问客服是否可以按三包进行退换货时,说不在这个行列,小米手机可以。
3 关于银行办理借记卡
社保卡具有金融卡的属性,但是如果没有需求就不要开启,虽然说社保卡不占据一类卡名额,但是在同一家银行你只能有一张一类卡免各种费,另一张一类卡要收取年费和小额管理费。
4 关于网上购物
一分价钱一分货,品牌的商品如果嫌贵,就要努力赚钱。
在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购买商品,京东认准自营,淘宝认准旗舰店,任何第三方平台的东西能不碰就不碰,因为出了问题不管是售后都会很麻烦。京东自营和旗舰店如果出了质量问题申请售后维修的,一般商家都会承担邮费,第三方要看运费险。关于运费的问题打电话咨询12315以后再补充。
在小米买东西,虽然有的产品质量不行,售后了好几次,但基本不用操心。
真的不要图便宜在任何第三方购买,线上线下都是如此,现在我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了。
衣服以后只在优衣库买吧,搭配起来也省心,现在还没遇到质量问题去售后。
一些家用电器考虑去小米、京东自营店、淘宝的天猫旗舰店去购买,购买前询问客服如果出了质量问题售后维修运费由谁出,问清楚了截图保留凭证,以备不时之需。这点很重要,结合几次和售后扯皮和京东客服扯皮的经历,以后坚决不碰第三方的任何产品,品牌价格贵就努力挣钱!
最后事情处理结果:多次联系客服未果,向京东[email protected]邮箱投诉后,立马有专员联系我,由京东退还我购买商品的费用,并未要求我退还商品,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处理。我询问专员以后再在京东上购买商品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这么处理么?专员说具体单具体分析。我拨打12315咨询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回复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因质量问题售后维修所产生的快递费用应由经营者承担。事情最后得到莫名奇妙的解决,并不是摆事实讲道理地解决,我损失了时间和心情,商家可能被罚了款,京东平台失去了我的信任度,但对于京东来说,消费者和商家是输家,京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后购买东西一定要事先询问清楚出了问题商家是否承担来回运费,不承担就换一家,扯皮这件事很耗精力,就好比商品不包邮我就换一家么。
苏泊尔就不这样,保修期内商品质量问题当地无售后点选择邮寄,费用由公司出,厨房电器还是要选择大家熟知的品牌。